找到相关内容636篇,用时10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佛教譬喻(Avadana)文学中的男女美色与情欲

    的身体象征,并不仅仅是抽象的形容词而已,而且印证佛陀的神圣身份,使信徒坚信果报之美好。虽然教主的魅力是相当抽象的,但是透过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中具体的身体符号,使信徒能够辨认圣人,并且将对圣人肉体「美丽...

    李玉珍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1213070857.html
  • 早期中国佛教的大乘小乘观

    此举并不表示那  些经典在大乘佛教的形成过程中不重要,而是为了探讨中国  佛教徒认识这种刚在印度萌芽就被引入中国的佛教思想,需  要较为可靠辨认的数据。 在大乘思想初起的时代,一部佛典  明白地自称...

    周伯勘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1092571348.html
  • 茶禅七日

    辨认。而源氏,也不过弯弓射雕,风流一时,最后连血脉都无以存继。京都还是京都,奈良也依旧是奈良,歌舞同样是歌舞,盛世依然,只不过,这一次是足利义满的时代,名唤北山。假如,源平二氏都有子孙活到当时,会否也...

    今川义继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434471524.html
  • 西域出土文献与印度古典文学研究

    Salomon)的研究,从这批@④卢文的写卷中,目前可以辨认出的经典,大致有经、注疏、偈颂以及譬喻几类。在譬喻类的经典中,提到了公元一世纪初乾陀罗地区的两位大月氏‘总督’或者说国王Jihonika和A@⑤...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8411671747.html
  • 江灿腾:晚明《物不迁论》的诤辩研究(1)

    是「法住法位,世间相  常住」的经文,即其「良证」。然而,镇澄根本不能同意这样的说法  。  2.镇澄对此意见的再反驳  镇澄先就香炉、花瓶二物,藉询问傍立童子的分别辨认,以及童  子的坚持不可将二物...

    江灿腾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314173399.html
  • 隋唐佛教文化

    辨认字迹,所以讹误难免。这次,本书全部发表日本著名学者藤枝晃教授拍摄的过所和公验照片,供研究者充分利用。  二  本书的上篇,主要是根据文献记载,考察佛教在东亚世界的传播,以及传播过程中同中国已有的...

    [日]砺波护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8491373652.html
  • 法华思想与佛教小区共同体——以东魏《李氏合邑造像碑》为例

    无法辨认。此一邑义集团李姓至少占  百分之八六,而僧侣异姓分别占百分之四、十,因此,本碑率  直称呼为“李氏合邑”造像碑。碑文内容也以李氏豪族为主体  ,展开一系列的组织活动。  〈李氏合邑造像碑〉的...

    颜尚文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9383773949.html
  • 北朝佛教小区共同体的法华邑义组织与活动

    僧 10 人,俗人 211 人。 俗人中李姓占 198  人,其它为赵姓 3 人, 马姓 2 人,刘、张、邴、连、边、  周、高、董、 姓各 1 人,另外 9 人无法辨认。 此一邑义  集团李姓至少占...

    颜尚文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12374038.html
  • 蔡耀明:佛教研究方法学绪论

    研究法上;另一方面,对那些作用於研究进路的形塑过程的事项,将倾向於更为敏感或养成批判的眼光,而且也倾向於有更大的机会辨认出那些夹杂在研究历程的因素。然而,正如研究工作不好仅停留在大方向的树立,方法学也...

    蔡耀明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7282274228.html
  • 廖肇亨:药地愚者大师之诗学源流及旨要论考(1)

    ,不过现代学术工作者在可辨认的范围内标识其知识来源亦自有时代意义,特别是在认清其问题意识形成的根由之上。不过根据笔者自身的经验而言,这点几乎是阅读方以智的著作时,最感吃力之处,方以智知识来源的复杂...

    廖肇亨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424274727.html